我国力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,国家与各地地方政府频繁出台相关促进政策,对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予以补贴,打开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空间。
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,钢结构住宅房屋自重轻,仅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的50%-60%;梁柱截面小、空间利用率高、使用面积比传统钢筋混凝土住宅提高8%;标准化的装配式施工,施工周期短,相较于传统方式工期减少33%,诸多优势使得装配式钢结构成为住宅产业的未来趋势。
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目标
到2020年,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%以上,襄阳市、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20%以上,其他设区城市、恩施州、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达到15%以上。到2025年,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%以上。
2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:
一、自2017年7月1日起,全省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实施装配式建筑全装修。
二、到2020年,武汉市、襄阳市、宜昌市和荆门市新建住宅全面实现住宅全装修。
装配式建筑设计应满足现行规范及抗震要求,对构件在生产、运输、吊装等不同工况下及连接进行了补充计算,保证其安全可靠。
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各类计算模型的模拟,多样化全方位的实体实验,通过国内外大量项目的实践,证明房屋的质量与安全是经得起考验的,技术是成熟可靠的。
装配式建筑由于大量的部品部件都是工厂生产的,对品质的把控能力远远大于传统现浇的现场湿作业。
装配式建筑相比现浇建筑在总施工周期上可缩短,对于高层住宅一般可缩短2-3个月。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,与现浇建筑时间基本持平;在装饰装修阶段,通过免抹灰、外墙集成(包括外饰面、门窗、保温与外墙一体化预制)、落架时间缩短及室内装修交叉进行等方面可大大缩短施工时间。
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设计阶段。建筑平立面设计应遵循规则、简洁的设计原则;构件设计应做到标准化、简单化、集成化;幕墙、门窗、栏杆、精装等环节应前置考虑;模具周转次数、连接套筒数量、构件重量、塔吊选型及连接缝长度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成本。
生产、施工阶段,工艺、工法提升和工具改进,在提高效率、减少人工、控制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。
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外墙同样可以做到丰富的立面装饰效果。通过工厂化生产方式,采用反打工艺将面砖、石材等饰面与外墙在工厂一次浇筑成型,也可将混凝土外饰面做成凹凸、条纹或各种花纹样式,立面丰富、变化多样。
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化中装配化施工环节的直观表现,是将工厂生产的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,全流程应为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施工、一体化装修、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。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稳定、能耗低污染低、生产效率高、安全事故降低、劳动强度小、作业条件好等优势,装配式建筑是经过验证的可靠安全的建筑。
能抗震的关键技术之一:装配式节点的连接技术。目前北京主要采用的技术70年代诞生于美国,72年传入日本,套筒被预制在构件内,另一端钢筋在施工现场通过高强的灌浆料灌浆进行连接。
钢筋灌钢筋套筒连接技术,上世纪浆套筒连接在日本和美国得到了大量的实践,其中包括套筒应力-应变曲线、循环张拉疲劳试验,这样一个技术经过长期实验,而且经过了强震的考验,美国和日本的结论都认为它可以在高层建筑中放心大胆使用。
另外,装配式建筑还可以通过引入隔震措施,加强抗震性能。
装配式建筑楼板采用的是叠合楼板,这种叠合楼板与过去的空心楼板不同,它是在预制楼板的基础上再现浇一层混凝土楼板,从而形成实心的装配整体式楼板。在隔音标准上,不仅与现浇楼板一致,而且平整度好、节约模板、方便施工。
内隔墙主要有轻质混凝土内隔墙、轻钢龙骨内隔墙等轻质隔墙。两种隔墙均具有重量轻、强度较高、耐火性好、通用性强且安装简易的特有性,有适应防震、防尘、隔音、吸音、恒温等功效,同时工期短、施工简便、不易变形。